女硕士大专男骗财骗色骗卵天创网
晚上好,这里是浪花妈妈~
“医学硕士的智商,被大专生按在地上摩擦五年”。
这是网友对今天这一桩离奇诈骗案最扎心的评论。
五年间,女硕士莉莉被“精英男友”骗走近百万积蓄,被诱至黑诊所非法取卵。
直至对方在订婚宴被抓捕时,她才发现这场美梦彻头彻尾是个陷阱。
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?来和浪妈探究一下这背后的故事吧。
01
丽丽是一位30多岁的医学硕士,毕业于临床医学专业,在上海从事医学相关工作。
她聪明、勤奋,凭借自己的努力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中站稳了脚跟。
然而,尽管在医学领域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,丽丽心中仍有一个未竟的梦想——继续攻读博士学位,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。
正是这份对学历的炽热追求,让她在校友群里落入圈套。
一个自称“马小远”男人在校友群里频繁出现,他顶着耀眼的光环:
海归医学博士、上海顶尖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、手握上海某知名985大学博导“高主任”的珍贵人脉。
更令莉莉感到契合的是,马小远谈起医学专业话题和行业动态时头头是道,俨然一位学识渊博的同道中人。
莉莉哪里知道,这些“专业见解”不过是马小远潜伏在医学微信群中复制粘贴的二手信息。
在精心编织的“精英”人设下,莉莉很快卸下心防,与这位“年轻有为”的“博士”坠入爱河。
她憧憬着,爱情与学业即将迎来双重丰收。
然而,甜蜜的表象之下,马小远的獠牙迅速显露。
2020年6月,他告诉丽丽天创网 ,要读博需要先打点关系,他可以帮她联系上海某知名985大学的博导高主任,但需要一些“活动经费”。
丽丽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,先后转账13万元用于所谓的“打点关系”。
不久后,丽丽加上了“高主任”的微信,对方声称自己的实验室与哈佛大学、斯坦福大学有着深度合作,可以随时送丽丽出国深造。
丽丽对这一切深信不疑,于2021年11月5日又转账10万元作为留学手续费和打点费,逢年过节还会给“高主任”送购物卡以表尊敬。
然而,马小远的胃口远不止于此。
他告诉丽丽,读博需要更多的费用,建议她多挣钱。
2021年12月,丽丽毅然辞去了在知名集团公司的稳定的工作,开始自己做医疗业务。
马小远趁机给丽丽介绍了三个中间人,声称这些人可以帮助她拿到医院的项目。
丽丽先后投入了近30万元,但这些中间人却以各种荒诞的理由推脱,20个商单中大多数任务都没完成,钱打了水漂后还找借口消失。
丽丽感到郁闷,但想到马小远一直在帮忙,便没有追究。
但金钱的损失,仅仅是莉莉噩梦深渊的入口。
02
随着年龄增长,莉莉开始考虑生育问题,2022年8月她打算去美国冻卵。
马小远却跳出来说,不用那么麻烦,他认识医院的同僚,私下就能操作,还更省钱安全。
莉莉再次相信了他,转了 5000 元手续费过去。
可这事儿一拖就是一年多,直到 2023 年 10 月,马小远才说联系上了外地某三甲医院。
莉莉本以为是在正规医院操作,结果却被带到一个由简易房或集装箱改造的黑诊所。
到了地方,手机就被收走了,冰冷的医疗器械、粗糙的操作,还有钻心的疼痛,让她既恐惧又不安,但在马小远的哄骗下,只能忍着完成了取卵。
至于取出来的卵子去了哪里,她至今都不知道。
与此同时天创网 ,\"主任\" 那边也开始不对劲,一会儿说莉莉的硕士档案找不到,一会儿又说她年纪大了,读博和留学的事迟迟没有进展。
莉莉这才慢慢觉得不对劲。
2023年,她决定不再听马小远的花言巧语,亲自去那家三甲医院找 \"主任\" 问个明白。
可到了医院她才知道,所谓的 \"主任\" 早就退休了,而且根本不认识马小远。
那一刻,莉莉如遭雷击,翻出五年来的转账记录,一笔笔清晰地记录着近百万的支出。
她颤抖着手报了警。
警方介入调查后,真相令人震惊:马小远根本不是什么海归博士,只是个电气专业的大专生。
他用几十个小号扮演了 \"主任\"、\"医院同僚\" 等角色,所有的钱最终都进了他的账户。
那些看似专业的医学知识,不过是他从医学微信群里抄来的。
2025年 1 月,警方在江苏徐州的一家酒店里抓到了马小远。
当时他穿着崭新的西装,正准备参加自己的订婚宴,而新娘并不是莉莉。
被抓时,他还冲着未婚妻大喊 \"他们是医闹\",演技可谓精湛。
警方还发现,他可能同时和多名女性交往,甚至在进行其他骗局。
目前,马小远因涉嫌诈骗罪被徐汇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,相关黑诊所的调查还在进行中。
而莉莉,这位曾满怀学术理想的医学硕士,付出的代价惨痛到难以估量:
近百万积蓄化为乌有,五年青春付诸东流,更因那次危险的黑诊所取卵手术,身体遭受不可逆的创伤,甚至面临不孕的风险。
莉莉的遭遇,让人不禁疑惑:为什么高学历的人也会轻易被骗?
其实,这并非智商问题,而是骗子精准抓住了他们的软肋。
高学历人群往往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,社会经验相对缺乏,容易对 \"精英人设\" 产生天然信任。
马小远正是利用了莉莉的学术焦虑和生育焦虑,用量身定制的谎言一步步突破她的防线。
更关键的是,丽丽被“走捷径”的渴望蒙蔽了双眼。
无论是“内部操作”读博,还是“私下”违规冻卵,这些背离常规的“便利”承诺,恰恰是骗子最锋利的钩子。
当一个人被内心的渴望裹挟时,判断力往往会大打折扣,即便聪明如医学硕士,也难免陷入精心设计的陷阱。
03
莉莉的遭遇犹如一记沉重的警钟。
它残酷地揭示:高学历不等于高“防骗商”,
对成功符号的盲目崇拜、对“捷径”的隐秘渴望,足以让任何人在精密布局的骗局中沦为猎物。
骗子不分学历高低,只窥探人心弱点——无论这弱点是学术焦虑、婚恋压力,还是对财富的渴求。
当“精英”人设配上诱人捷径,切记多一分清醒:
天上掉的馅饼,多半连着钓钩;
梦里给的承诺,醒来全是账单。
在这个身份可随意伪造的时代,核实再核实,是守护自己最笨也最有效的方法。
网友评论:
网友1:
文字像一把锋利的刀,剖开骗局下的人性弱点。高学历的光环与被骗的惨烈形成刺目对比,马小远的伪装与莉莉的轻信,写尽了欲望被利用的痛。从学术憧憬到身体摧残,每一笔都浸着现实的凉,让人警醒:智商抵不过人心的复杂,软肋从来与学历无关。
网友2:
读书读傻了,看来不能让孩子读书而不积累社会经验。
网友3:
实话实说这个女性即可怜又不可怜,可怜的是被骗百万钱财,丢失高薪工作,虚耗数年光阴。不可怜的原因其实就是一条,她想走捷径,她所有的损失都是因为心中想走捷径而造成的。所以,我不可怜她,他只是没走成捷径(遇到骗子了),假如她没有遇到骗子,而是真正遇到能操作的人,那么这就是对社会公平的再再再一次践踏
小麦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